發改委規劃司司長徐林等人撰寫報告《土地制度改革與新型城鎮化》稱,改革建設用地供地方式,改革土地招投標拍賣制度為零地價或低成本價供地;地方政府賣地收入歸中央;政府退出征地過程,實現建設用地供給市場化。
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司長徐林等人撰寫的課題報告稱,應大幅擴大城鎮建設用地規劃,改變嚴守耕地紅線的思路,允許地方政府發行市政債,改革建設用地供地方式。該篇名為《土地制度改革與新型城鎮化》的報告,對土地制度改革與新型城鎮化提出八條建議,包括大幅擴大城鎮建設用地規劃。從保證實物耕地總量紅線轉向保證以產量加權的土地當量紅線,實現全國范圍內土地占補平衡。建立土地“當量”制度,包括土地“當量”評估、交易和投融資體系是一種具體的實現方式。
報告又指,改革建設用地供地方式,改革土地招投標拍賣制度為零地價或低成本價供地;地方政府賣地收入歸中央;政府退出征地過程,實現建設用地供給市場化。初期可以考慮允許不同地區選擇不同方案進行試點,在實踐中積累經驗,逐步優化趨同。同時建議允許地方政府發行市政債。從長遠看應盡快修訂《預算法》,允許地方政府發行市政債;徵收房地產稅,從更深層次考慮,應盡快研究建立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相適應的地方稅收制度體系,啟動新一輪分稅制改革。
另外,報告還建議提高農地和城市建設用地使用效率。推動盤活城鎮低效用地和農村閑置建設用地;轉變糧食自給觀。可將扣除大豆進口后的糧食進口量與國內糧食總產量的比例控制在10%以下,作為確保中國糧食安全的底線。在此基礎上,擴大農業國際貿易與投資。